找到相关内容76篇,用时5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天台与华严及判

    的宗派。陈隋之世,天台宗以《法华》为宗经而盛行于金陵、江都、天台山;初唐之后,华严宗以《华严》为宗经而盛行于长安、洛阳、五台山。智颛的判思想华严判的形成深有影响,法藏、澄观等华严学家也慧思、智颛等大加赞扬,但各自的宗派立场不能不使他们互有轩轾,是以有天台与华严的判之争。   智颛虽然没有专门讲述《华严》的注疏,但他常引《华严》以证成己义,可见他《华严》还是非常熟悉和重视的,而且《华严...

    韩焕忠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2747039.html
  • 古代佛教疾疫观

    来看。然而,也可从佛道两高僧及神仙的神异记载,反映佛道两教皆重视医疗。据蒲慕州研究,在《高僧传》中,至少有86位高僧的事迹多少具有某种神异的性格,占总数的三分之一。与葛洪《神仙传》比较,高僧与神仙...…故获斯罪”。  显然人生恶行,诸如不信佛、不孝敬父母等等,也会有因果报应,获得麻疯病。在《千金翼方》卷二十一载有耆婆治恶病,其文说:“(恶病)胡云迦摩罗病。世医拱手,无方治,名曰正报。”意思就是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92559108.html
  • 聊斋志异僧道角色研究

    统一帝国之宗教》,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,一九九一一年五月。  柯淑惠 《聊斋志异之物类变化故事研究》,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,一九九四年。  胥洪泉 《论道唐代传奇创作的影响》,...以 “聊斋志异中僧道角色研究”为题,期望能《聊斋志异》的人物塑造及蒲松龄的思想内涵作更进一步的探讨。全文除在第一章简述写作动机及研究方法之外,依序将由以下几个方向来加以论述:  第二章,叙述作者的...

    苏靖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94463141.html
  • 谈内学研究

    建立。但由学可证理。  其六、理是真如,学是正智。  其七、理是无分别,学是有分别。  其八、理是离心意识,学是猛用六识。此皆如前分别可  知。  次以学言之。待机感,而有权实半满渐顿,又有  ...苦空无常无我为,乃至涅盘言常亦为无常之  注脚,此又现证同而立说同也。由此即得结论与哲学有异。  余常云﹕内学为结论后之研究,外学则研究而不得结论  者,此为内外学根本不同之点。由此内外方法亦不同,...

    欧阳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371188.html
  • 佛图澄:百年传法 一生清净

    石勒还以为是凑巧,后来终于犯了疑惑,忍不住问:“爱卿啊,孤从未觉察到你有什么出众的智谋,但现在你能预知吉凶,这是怎么回事呢?”黑略见时机已到,便按佛图澄所他说:“将军天生神武绝伦,就是幽灵鬼神也来帮助...,那里又起,他经历的人事沧桑太多了,他能从何想起呢?一切都包孕在无言的注视之中。   佛图澄刚从西域到洛阳时,是晋永嘉四年(公元310年),那时候他已八十多岁了。不过他来说,一切都还刚刚开始。他本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图澄|高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2/2059507147.html
  • 近代儒佛关系史述略

    厄,世已无真孔学存在,之所以中国社会数千年养成不痛不痒之局,其原因就在于乡愿之孔学真义的歪曲,使真孔之义湮没无闻。因此,他期望借助佛学内典及般若之学,使“文、武之道犹不尽坠于地”(注:欧阳竟无:《...传》,《饮冰室合集》文集之六。),以“慈悲济世”之为宗旨。《大同书》的基本逻辑依循佛教教义,而大同理想则出自儒家经典《礼记·礼运》篇。康有为的基本思路是结合孔子的仁和佛家的慈悲以经营天下、消弥苦难。...

    李广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94140766.html
  • 道教与密宗——兼及印度文化和文学中的艳欲主义

    Sciences Press, 1991.]  10 汶江:“试论道印度的影响”,载《南亚与东南亚资料》(内部资料)第二辑,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编,1982年。  [Wen Jiang."...---------  【作者简介】石海军,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《外国文学评论》副编审,主要研究方向为印度文学。  【内容提要】本文主要考察了中国道教与印度密宗之间的内在联系,通过密宗中“支那...

    石海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23442363.html
  • 僧教育漫谈

    他们熟悉各种法务的历史、流派、作用、义理和仪轨;熟炼各种法务仪轨时的唱念以及各种法器的使用。如铃、杵、钟、磬、鱼、鼓、锣、铛、铪、钵、锡杖、卧具、云板等的使用。能够区分显、密二各种法器所使用的...调整,也能做到济世救人的美德之举。现在的医疗费用非常高,况且尚有部分只重钱财不重医德的人,出家人看病有诸多不便,尤其女众,如果内能培养出这么一部分医务人才,将内、社会有重大贡献。   这一系招生...

    宏律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3944943.html
  • 晋隋佛教疾疫观

    从佛道两教教徒、组织、寺院为病人提供医疗照护情况来看。然而,也可从佛道两高僧及神仙的神异记载,反映佛道两教皆重视医疗。据蒲慕州研究,在《高僧传》中,至少有86位高僧的事迹多少具有某种神异的性格,占...  晋隋佛教疾疫观   范家伟   编者按:佛教是一种宗教,但更是一种文化。曾有人认为,佛教所说的治病,仅是指的治世人的“心病”,佛法所讲的大医王,也仅指“心王”而已。其实并非如此。佛教不仅要治世...

    范家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5347615.html
  • 一乘顿与和谐社会

    境界及修学历程;一乘顿教既深入世法,又超出世法;一乘顿与传统文化、社会和谐的关系。阐明了一乘顿建构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。  关键词:一乘顿 净化人心 因果报应 令净赖耶识  新世纪...实证为基础的。一乘顿说:“愿令凡夫所住处,速舍众苦所集身,当得至于无垢处,安住清净法界身!”其慈悲愿力无边无际无私无畏!因此,政治和法律人的行为提出外在要求,而佛教纯洁人的灵魂、内在地教化人,二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1147912.html